在網上的討論區, 不時也會看到以下一類的問題
「這台雙鏡很漂亮啊,
可是我不會調光圈快門,
他有全自動模式嗎?」
「我是攝影新手, 想買一台有測光的雙鏡機, 請問各位有甚麼推介?」
有全自動功能的雙鏡相機?
該只有之前介紹過的 Rollei magic了
至於有測光功能的雙鏡相機,
在不同廠牌多如繁星的各種型號中,
其實也只能算是少數了
該我們先回到一下過去, 又再來到 1950 年代
戰後經濟復甦, 大量的相機品牌都推出各自的相機,
而雙鏡反光相機 (TLR) 也正值百家爭鳴的時代
在 50 年代中期, 某些 TLR 上開始'長出'了測光錶,
例如 Rollei 的 Rolleiflex 3.5E, 2.8E, Yashica的 LM
還有今次我們介紹的, Zeiss Ikon Ikoflex Ic
在相機上加上外置測光錶的做法, 其實已出現了好些時候
但在 TLR 上加上測光錶, 卻也到了這個時候才開始出現
這類外置測光錶, 其實和相機是沒有直接連動的
他們的操作方法多數如下:
先查看測光錶測出來的讀數,
然後在相機上的對數表轉換成相應的光圈和快門組合,
然後由攝影者去手動設定相機上的光圈和快門
在還未有鏡後測光 (TTL) 的年代,
大多數帶有測光錶的相機都是這樣操作的
這類測光錶, 只能測定相機前方的平均亮度,
所以誤差會較現代電子相機的測光系統為大
但對於拍攝寛容度其實相當高的負片來說,
這種測光方式就已經足夠了
這台 Ikoflex Ic, 各項操作和設定
其實都和之前介紹過的 Ikoflex Ia 相當接近
兩台相機最大的分別, 除了加上了測光錶外,
就是快門鈕由相機的右肩, 移到了 taking lens 的右方
在拍照的時候, 手持的穩定度就更高了
同樣的 Tessar 75/3.5 鏡頭,
廠牌由代表西德蔡司的 Zeiss-Opton,
換成了更現代的 Carl Zeiss
雖然沒有了代表鏡頭鍍膜的紅色T字的標記,
但這並不代表他沒有鍍膜
這鏡頭有著混合了紫色和紅色的鍍膜,
看起來比 Ia 上的更厚實
而拍攝出來的照片, 顏色亦比 Ia 拍出來的更鮮艷一點
到底這是個別鏡頭拍出來的分別,
還是兩機所用鏡頭表現真的有所不同,
相信也要留待對 Zeiss 有研究的專家來回答了